视频字幕

00:00:05——舟行市中 船是在城里走的
00:00:10——海潮每至 泥沙淤积 舟行困难
00:00:14——只得三年一淘 成为民之大患
00:00:19——苏东坡疏浚二河各二十余里 水深皆八尺
00:00:24——以芧山河专受江水 以盐桥河专受海潮
00:00:32——加筑堤闸 令控江水与潮水
00:00:44——自后潮水不复入市 河道不淤 舟行畅达
00:00:54——什么意思呢 就是他这个河道是这样的
00:00:57——一个河是进海水 一个河是进潮水
00:01:01——这样他这个进两个水 一个是进江水
00:01:05——一个是进海水的潮水 它现在就都疏通了
00:01:09——分开来分开走这样舟行畅达
00:01:15——以前是过三年就得清一次淤积
00:01:19——这个淤积是很讨厌的大家都知道
00:01:21——他特别是杭州他是在城里的河流
00:01:26——堵塞的根本河道不能通行
00:01:31——西湖这是说的是杭州城的两道河
00:01:36——现在来看其次杭州西湖长期不浚多淤
00:01:42——他以其淤泥筑建长堤 杭州西湖变废泥为景观
00:01:52——这就现在我们都知道的闻名全国的三十里苏堤
00:02:00——名传千秋 苏堤很有名气的
00:02:05——断桥 白蛇传的故事都发生在这里
00:02:11——再一个就是浚治钱塘六井
00:02:14——西湖杭州就又称钱塘 他有六个井
00:02:18——这个是在中唐以后 湖水淤塞的时候
00:02:22——唐初宰相李泌与白居易知杭的时候
00:02:27——是凿了六个井 六个井通地下专道通海的
00:02:34——如今已经废了 堵塞完了
00:02:37——杭州人连饮水都十分困难
00:02:39——因为那个海水是不能吃的
00:02:42——所以水价非常高哪来水呢 百姓苦不堪言
00:02:46——只有很少的人可以吃山上淌下来的水
00:02:51——那么苏东坡为了解决百姓的困苦访求治水专家
00:03:03——采取以瓦筒引水 筒外盛以石槽的办法
00:03:11——将水引至千家万户
00:03:14——他就是山上半山坡搞了个大石槽存水
00:03:19——这个水然后通过竹筒 当然他有很多办法
00:03:23——叫竹筒不会漏 不会淤塞
00:03:28——还能经常的检查 这么一个系列的工程
00:03:33——可惜没能施行 杭州人民为了纪念他
00:03:38——都是家有画像 饮食必祝
00:03:42——又作生祠以报之 至今留存 啥意思呢
00:03:46——就是杭州人在他或者的时候给他建立了祠堂
00:03:55——每当吃饭的时候都说很多感念苏东坡的话
00:04:02——至今这些祠堂还存在
00:04:06——元祐六年八月二十二日苏轼来到了颍州
00:04:13——现在的安徽阜阳
00:04:15——据明嘉靖《颍州志 名宦志》记曰
00:04:21——苏轼 字子瞻 眉州人 元祐六年以
00:04:27——尤图阁学士出知颍州 是冬久雪
00:04:33——他是八月二十八日来的 润八月颍饥
00:04:37——公奏发义廪积谷数千石 并卖作院炭数万称
00:04:48——酒务柴数十万称 以济饥寒
00:04:55——你看他来了一共六个月
00:04:58——今年的八月来的明年的二月就调到扬州去了
00:05:02——但是灾是旱 水 还有雪灾
00:05:10——所以苏轼颍州政绩详情将有单章叙述
00:05:19——元祐七年二月知扬州 就是现在属于江苏省
00:05:24——扬州官府每年举办芍药花会
00:05:28——要十万株的任务 这个芍药花
00:05:34——农民不种庄稼也要种花 劳民伤财
00:05:38——贪官更是借机巧取豪夺搜刮民脂民膏
00:05:44——为此苏轼下令取缔 百姓称赞
00:05:48——还有一件大事就是他离开颍州赴扬州的路上
00:05:55——沿途常屏去兵卒 自己亲自深入到农村
00:06:01——访问民间疾苦 目睹到有田无人 有人无粮
00:06:09——有种无牛 殍死之余 饿殍遍地 人如鬼腊
00:06:16——那就不要解释了奋笔疾书长达五千字的奏议
00:06:20——这个奏议很长
00:06:22——论积欠六事并乞检会应诏所论四事一处行下状
00:06:31——把杭州 颍州 扬州之路之百姓
00:06:38——皆为积欠所在 死亡过半 公私两困等苦情
00:06:44——如实向朝廷反映 
00:06:46——强烈呼吁免除百姓身上长期积压的债务
00:06:53——为此 虽然蒙受种种打击陷害
00:06:56——但他依然请命不止 或许是精诚所至
00:07:02——终于这一年七月他奏议
00:07:06——催请免除公债积欠的奏议
00:07:12——得到朝廷正式颁布实施
00:07:16——不仅在杭 颍 扬 三地
00:07:20——而且是在全国实施宽免
00:07:24——苏轼得到这个信息的时候 作出了一首诗
00:07:28——叫《和陶饮酒二十首》 这是一组诗歌
00:07:32——其中有一首是这样说的
00:07:35——其中有诏书宽积欠 父老颜色好
00:07:42——再拜贺吾君 获此不贪宝
00:07:48——古代社会是把优秀的政策 利民的政策
00:07:52——关心群众生活的政策作为一个国家的宝贝
00:07:57——叫不贪宝 所以他还恭贺我们国家我们的皇上
00:08:02——获得了这种的宝贝就是关心群众的生活
00:08:07——故有今天的颍州人写诗写词赞曰
00:08:17——故有当今颖人赞曰
00:08:20——说苏轼知颍州 知百姓 不知荣辱
00:08:28——惜民意 惜众生不惜仕途
00:08:33——第五个部分我们来谈一谈他在
00:08:38——定州 惠州 儋州
00:08:42——这个题目就叫定州 惠州 儋州
00:08:46——元祐八年的十月他被调任现在的河北省定县
00:08:57——那时候叫称定州
00:09:00——苏轼政治上的保护人宣仁皇太后去世
00:09:06——白痴皇帝就是把他从黄州启用出来的那个太后
00:09:21——宋哲宗为了报复严于管教他的奶奶
00:09:26——他八年他很小 他十二岁就开始被推上皇位
00:09:36——但是他小 他奶奶来垂帘听政 那时不叫垂帘
00:09:43——他奶奶就是治理的国家非常好
00:09:47——当然他奶奶是反对王安石变法的
00:09:51——这个不要展开谈 知道这个事情就行
00:09:55——一批元祐老臣 你像刘朋祖 文彦博 苏东坡
00:10:02——这些人都得到重用 所有他在登州
00:10:05——连任命到离开登州五天 刚才不才讲五日登州
00:10:11——但这个八年以后他奶奶死了 他奶奶去世了
00:10:18——那么他上任 不能叫上任 应该是主政
00:10:23——他正式的主持皇上的工作了
00:10:31——他第一天就拿他从学八年的恩师苏轼开刀
00:10:38——从京城外放定州知州
00:10:43——定州乃与敌国北辽接境的边防重镇
00:10:48——自宋真宗澶渊之盟确定买静偷安
00:10:56——防内虚外的国策之后 朝廷上下
00:11:00——乐于苟安 战垒不修 战兵不练 人不知战
00:11:05——国不虑危 这是范仲淹的这句话
00:11:10——边疆军政败坏 几乎到了不可收拾的步
00:11:16——其实这个很容易理解
00:11:18——他们就是一个政治就买静偷安
00:11:20——这个北宋跟辽国正面的冲突 不敢打仗
00:11:28——怎么办呢 每年给人家送二十万匹布
00:11:32——二十万两银子 二十万斤茶叶 这三个二十万
00:11:36——后来最后最后过了几十年将近一百年后
00:11:41——长成变为三个五十万了
00:11:45——但是他最近一百六十七年没打仗
00:11:49——所以他北宋得到了我第一开始讲课的时候就讲
00:11:53——他有一段相对稳定的和平时期
00:11:57——你想想一百六十年不打仗 是不是
00:12:00——那他当然社会发展 生产力也得到发展
00:12:04——人民也得到了安定 苏轼一上任
00:12:10——他这个时候苏轼这一批元祐老臣们
00:12:17——受到了小皇帝的打击 为什么呢
00:12:22——他说我要继承我父亲宋神宗的改革事业
00:12:26——我要重用那些被你们打下去的改革的
00:12:33——支持王安石变法改革的大臣们
00:12:36——这样当初反对改革的就是司马光
00:12:40——苏东坡这一批人
00:12:42——所以他上任以后他就把苏轼赶出了京城
00:12:50——苏轼是他从学八年的老师 他被赶到定州
00:12:58——尽管在这种状况下 苏轼一经上任
00:13:03——立即进行整顿军纪这是边疆
00:13:07——所有他坚决惩治贪污军饷的将领
00:13:11——严禁军营里的赌博酗酒
00:13:16——修茸军营改善士兵的生活 
00:13:20——他在一个《乞修定州军营状》里说的都很清楚
00:13:25——由于边防禁军的已经不能用了
00:13:28——苏轼经过调整了解
00:13:31——打算加强本地乡兵武装组织 叫做弓箭社
00:13:36——借以保境安民 为此再上奏折
00:13:42——这奏折名字叫《乞增修弓箭社条约状》
00:13:46——就是你要加强弓箭社的力量
00:13:53——从经费到武器等等
00:13:55——然这两上之章疏 就是奏议皆不报
00:14:01——不报的意思就是不理你 不实行
00:14:06——这样这个时候他虽还不知道
00:14:11——定州是他一生实际任职的终点 这一点很重要
00:14:20——但确已感到一场政治风暴已经向他无情地袭来
00:14:27——宋哲宗高举绍圣 就是即继承他的父亲
00:14:33——宋神宗变法的大旗 打击元祐党人
00:14:40——就是前面八年他奶奶主政的时候
00:14:46——所重用的一批元祐党人
00:14:49——我刚才讲了有司马光 文渊博这一批人
00:14:54——短短的一两个月中重臣尽黜遭贬
00:15:06——闻名史上的宋哲宗的岭南五贬苏轼开始了
00:15:12——五贬这个岭南不是重要的
00:15:17——死刑犯一般的都不会放到岭南去的
00:15:22——秦岭以南 我们大家都知道 那都是蛮夷之地
00:15:27——北方人去了是很难生活下去的
00:15:32——绍圣元年 这就是宋哲宗他的学生
00:15:39——执政的第一年苏东坡被以讥讽先朝
00:15:49——宋神宗的罪名 他不是有乌台诗案嘛
00:15:53——宋神宗时代不是有一个乌台诗案嘛
00:15:57——讽刺皇上反对改革
00:16:03——苏轼一贬汝州 二贬知英州
00:16:10——还在路上三贬惠州的命令就又下达了
00:16:16——好在到惠州住下了二年
00:16:33——岭南属于蛮貊之邦 瘴疠之地
00:16:43——被视为险恶军州 以前你不像瀛洲他也叫军州
00:16:49——他北宋很有意思 他不叫太守他叫知州
00:16:54——知什么州 知军州市 这一句话就是知军州市
00:16:58——一个官名就这样他不叫太守
00:17:01——他不叫知州 叫知军州市
00:17:04——实际上这些岭南属于险恶军州
00:17:08——只有罪大恶极的官员才会放逐到这里
00:17:13——北方人南迁于此往往不易生还
00:17:17——看来当年的那位混账皇帝赵煦 这个宋哲宗
00:17:30——是下决心要把自己的师父往死路上送的
00:17:35——一下送到惠州 还得了吗是吧
00:17:39——苏轼在惠州想些什么呢
00:17:41——我想他会慨叹自己坎坷的命运
00:17:44——联想起遭逢同样命运的前辈先贤
00:17:49——比如流放夜郎的李白 沦落江州的白居易
00:17:54——远谪潮州的韩愈 死守贬所愚溪的柳宗元等等
00:18:06——柳宗元就是被遭贬到愚溪就死在那里了
00:18:11——一直还没有回到中原里来
00:18:15——在白鹤峰建房还未落成
00:18:19——白鹤峰就是惠州的一个山峰的名字
00:18:24——苏轼的爱妾朝云病逝 王朝云十二岁进了苏府
00:18:36——长成之后就是苏轼的妾
00:18:39——是苏东坡最知心的师朋文友 虽然是个女的
00:18:52——苏轼的爱妾朝云病逝失去了这位患难知己
00:19:00——从此他将孤独终生
00:19:03——但这个不在其位的苏轼却在不停地谋其政
00:19:10——他在惠州驻军营房废缺 多数的军士没地方住
00:19:18——就分散在市井之中
00:19:19——就是社会上到处租赁房子住
00:19:22——搅乱地方民不安生
00:19:25——这个苏轼建议添建营房三百余间
00:19:28——安置驻军军民两相得安 对吧
00:19:32——安置驻军以后军民两方面得到了安生安定
00:19:37——当时官府要钱不要米 就是他得交税
00:19:45——他打下来的米挑去不要 他要收钱
00:19:51——钱是要用铜铸造的
00:19:54——不像现在人民币拿了就很方便
00:20:00——那时候那钱多了那一串串的很重的
00:20:05——造成岭南的钱荒 当时官府要钱不要米
00:20:12——造成岭南的钱荒 米贱伤民
内容介绍
  颍州历史悠久,绵延千年,人杰地灵,引无数名人雅士流连,其中以欧阳修、苏东坡两位北宋大文豪最为著名。两人有一朝为官同僚之谊,又有薪火相传的师生之谊,他们也都先后在颍州做过知府,为当地百姓做过很多好事,留下了很多诗词、书法作品。故而欧苏文化已经成为阜阳人的文化情结,成为阜阳历史文化的代表和组成部分,代代相传。本讲座就将欧苏在阜阳的文化根脉进行了梳理和阐述。
讲师介绍

陆志成主讲

  陆志成,笔名志成,男,1939年出生,籍贯阜阳,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。阜阳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、文史专家。

欧苏文化遗爱颍州
  • 讲师姓名:陆志成主讲
  • 课程分类:传统文化
  • 课程数量:14节(19,20,20,20,20,20,20,20,20,20,20,19,20,18)
  • 中图分类:K29
  • 关 键 词:欧阳修;苏轼;颍州
  • 版权单位:阜阳市图书馆
  • 授课语言:中文
关于平台 | 资源介绍 | 功能说明 | 版权声明

Copyright©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.    京ICP备19049621号

访问数量:14115

版权所有:阜阳市图书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