视频字幕

00:00:06——方言词汇的差异
00:00:08—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
00:00:13——首先是源流的差异
00:00:17——有的方言
00:00:18——较多地继承了古代汉语的词汇
00:00:21——这些词汇在别的地方
00:00:24——已不用或者非常少用
00:00:28——自然就形成了某一方言词汇特色
00:00:37——南方闽 粤 吴等方言
00:00:42——都有不少这类词语
00:00:44——例如粤方言常用的睇 表示看
00:00:49——企表示站
00:00:51——行表示走
00:00:53——着即为穿
00:00:56——饮茶为喝茶等等
00:00:59——闽方言常用的鼎意为铁锅
00:01:03——目即为眼睛
00:01:06——惊就是怕
00:01:08——箸为筷子
00:01:11——头毛为头发等等
00:01:14——这些都是自古有之的古语词
00:01:22——应该说是同源异流
00:01:24——此外异源的差异也显示出
00:01:29——方言词汇的特色
00:01:31——粤方言中较多印入英语的词语
00:01:36——闽方言却借入马来西亚
00:01:39——印度尼西亚词语
00:01:41——例如手杖一词
00:01:44——粤方言叫士的
00:01:48——借自英语
00:01:50——闽方言叫洞葛
00:01:54——借自马来西亚  印度尼西亚语
00:01:58——北方东北一带借入了一些俄语
00:02:02——满语的语词
00:02:07——这些来源不同的外来词
00:02:10——增添了词汇的方言色彩
00:02:13——各有各的特色
00:02:21——其次是造词的差异
00:02:25——同样的概念
00:02:27——汉语各方言往往采用不同的语素
00:02:31——从不同的角度命名
00:02:33——从而形成了一些词形有别 
00:02:38——含义相同或相近的方言词
00:02:42——例如粤方言把手套叫手袜
00:02:48——湖北有的地方叫手笼子
00:02:51——就是从不同的角度选用语素
00:02:55——南方冰和雪是不分开的
00:03:00——粤方言就从这个错觉出发
00:03:03——把冰棍命名为雪条
00:03:07——与之相关带冰的词
00:03:09——也都一律用雪 例如雪糕
00:03:16——雪藏做冰镇 雪柜做冰箱等等
00:03:22——又如萤火虫吴方言叫游火虫
00:03:26——赣方言叫夜火虫
00:03:29——客家方言叫火蓝虫
00:03:33——闽方言叫火金姑等等
00:03:38——着眼点不同
00:03:40——也就产生了形形色色的
00:03:42——同义异形的方言词
00:03:46——这一类的方言词汇
00:03:48——在从南到北的方言中都很多
00:03:53——是词汇差异中最主要的一个方面
00:04:04——另外也有构词方面的差异
00:04:08——汉语方言利用共同语素构词
00:04:12——但在方式上有所不同
00:04:15——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方言词
00:04:19——比如闽 客家方言
00:04:22——把客人叫做人客
00:04:26——闽 客家 吴方言
00:04:28——把热闹说成闹热
00:04:33——把拖鞋说成鞋拖
00:04:36——把拥挤叫做挤拥
00:04:40——都是把共同的语素颠倒的结果
00:04:45——附加成分有无和不同
00:04:49——也形成不同的词汇特点
00:04:53——例如北方方言多用子结尾
00:04:57——南方方言常用阿开头等等
00:05:04——在词意方面一是有差异的
00:05:07——词形和意义之间的联系
00:05:11——有一定的灵活性
00:05:15——不同方言的同一词形
00:05:18——在词义上常有所不同
00:05:22——有的甚至与原来的词意
00:05:25——几乎失去了联系
00:05:28——这类因词意转化而形成的
00:05:33——方言词汇差别
00:05:36——最常见的是词意的扩大和缩小
00:05:42——例如闽 粤 客家方言的
00:05:46——肥和胖都叫肥
00:05:50——指人的胖
00:05:51——和指动物的肥是没有区别的
00:05:56——又如南方食的含义
00:06:00——和北方吃的意义基本相同
00:06:06——但某些南方方言
00:06:09——如闽方言中食可兼指喝
00:06:14——吸等词汇
00:06:18——水在粤方言 客家方言
00:06:23——都兼指雨
00:06:27——下雨可以叫落水
00:06:29——手在闽方言中兼指手臂
00:06:34——蚊子在长沙话中兼指苍蝇等等
00:06:40——这些都是南方方言词义广 
00:06:44——而北方方言词义狭隘的例子
00:06:49——也有一些南方词义狭隘
00:06:51——在北方的词义却广泛的现象
00:06:56——例如官话的面
00:07:00——普遍用来兼指面粉和杂粮制成品
00:07:05——如小米面 棒子面
00:07:08——儿化后还可以指碾成粉末的东西
00:07:16——而在吴 粤 闽 客家方言中
00:07:21——面却用来单指面条
00:07:26——词义的转化
00:07:28——以至所指完全不同的情况
00:07:31——在方言中也是时有所见的
00:07:36——如冤家指的是吵架
00:07:39——对手指的是帮忙
00:07:42——这些都是在南方方言中常见的
00:07:47——爷指的是父亲
00:07:50——地指坟墓等等
00:07:53——有的方言词词义刚好对换
00:07:57——如粤方言的房等于普通话的屋子
00:08:03——粤方言的屋等于普通话的房子
00:08:07——等等形形色色的词义差异
00:08:11——显示出不同方言
00:08:13——在词汇上的不同特色
00:08:17——另外在价值方面也是存在差异
00:08:22——同样一个词
00:08:24——往往在某个方言中
00:08:27——是很活跃的常用词
00:08:30——而在另一个方言中却是生僻词
00:08:36——这种价值上的差异
00:08:38——也是表现汉语方言词汇
00:08:41——特色的一个方面
00:08:45——例如下跟落这两个动词
00:08:51——南 北各地方言都有
00:08:55——但在粤 闽 客家方言中
00:09:00——落的使用频率和构词能力
00:09:04——都要比官话高得许多
00:09:09——试以粤方言和北方官话比较 
00:09:13——再如闽方言和普通话
00:09:17——都有动词拍和打
00:09:21——在闽方言中拍用得比较广
00:09:25——以厦门话为例
00:09:27——拍人即做打人
00:09:30——拍战即为打仗
00:09:33——拍粉即为涂粉
00:09:39——拍折即折
00:09:42——拍火即为救火等等
00:09:46——在普通话中
00:09:47——打字比拍字使用频率要高得多
00:09:53——据《现代汉语词典》统计
00:09:56——打字领头的词目有179条之多
00:10:02——而拍字领头的词目却只有14条
00:10:12——以上所举汉语方言词汇的差异
00:10:16——大都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词
00:10:21——总的说来
00:10:22——南方闽 粤两大方言
00:10:26——在词汇方面跟官话方言系统
00:10:30——各方言之间的差别为最大
00:10:34——作粗略统计 常用语词中
00:10:38——闽 粤方言和共同语不同的
00:10:42——总数大约在30%以上
00:10:47——除了词汇方面
00:10:49——语法特点也是大不同的
00:10:53——语法结构是语言体系中最为稳固的
00:10:58——相对来说
00:10:59——汉语方言
00:11:01——在语法上的差异性要小一些
00:11:06——但纵观各地方言
00:11:08——仍反映出各种各样的语法特点
00:11:12—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
00:11:15——首先是实词的形态变化
00:11:21——实词中表示语法意义的形态变化
00:11:25——即语法学上所谓构形法的手段
00:11:32——在方言中有不少独特的表现
00:11:36——拿重叠来说
00:11:39——闽方言莆田话单音名词
00:11:42——有的可以重叠
00:11:45——重叠后作谓语用
00:11:47——例如目珠柴柴表示眼神呆滞
00:11:53——陕西话单音名词重叠后
00:11:56——又可作定语如盒盒粉
00:12:00——即用盒子装的粉
00:12:03——单音动词重叠表示动作
00:12:10——动作概遍性的意义是
00:12:13——闽南方言的特色
00:12:15——例如厦门话的出出去
00:12:18——表示全部出去
00:12:20——收收起来即全部收起来
00:12:24——形容词在各地方言中都可以重叠
00:12:28——但形式各异
00:12:30——吴方言就有前加成分重叠
00:12:35——后加成分重叠
00:12:37——双音形容词重叠
00:12:40——嵌词重叠
00:12:42——等多种不同的重叠方式
00:12:46——普通话和多数方言里的单音形容词
00:12:50——只重叠一次如红红 白白
00:12:54——而闽方言的单音形容词
00:12:57——却可以重叠多次
00:13:00——并且一次比一次表示的程度更高
00:13:06——必要时甚至可以重叠至5次之多
00:13:10——再从附加前缀和后缀来看
00:13:14——各地方言也有不同表现
00:13:17——例如阿是南方方言常用的前缀
00:13:23——子虽是南北各地方言
00:13:26——普遍存在的后缀
00:13:28——但使用范围却很不一致
00:13:34——四川话有树子 羊子的说法
00:13:38——吴方言用得更广
00:13:41——车子 学生子
00:13:43——甚至表示时间词也可以加子
00:13:50——语序在汉语语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
00:13:55——各地方言的语序
00:13:57——跟普通话差别都不大
00:14:00——一些最基本的结构
00:14:03——如主语 述语到宾语
00:14:06——定语和状语在前 
00:14:09——中心语在后的格式
00:14:12——各地方言的语序也大都相同
00:14:15——可是大同中仍有小异
00:14:19——例如状语的位置
00:14:23——粤方言有一些常用的词作状语时
00:14:27——经常后置
00:14:29——例如你去先表示你先去
00:14:33——食多啲表示多吃一点等等
00:14:39——补语的位置在方言中
00:14:42——也有特别的现象
00:14:44——例如我打不过他
00:14:46——在粤方言中既可以说成
00:14:51——我打唔过
00:14:53——吴方言有绍兴话
00:14:56——打伊败即为打败他的说法
00:15:00——双宾语中两个宾语的次序
00:15:03——在普通话中一般是指人的宾语在前
00:15:08——指物的宾语在后
00:15:11——但南方粤 闽 客家 吴 
00:15:15——赣等方言中
00:15:17——都存在着另外的格式 
00:15:19——即指物的宾语在前
00:15:22——指人的宾语在后
00:15:25——例如给他一本书这句话
00:15:28——广州话说成给一本书他
00:15:33——上述其它方言也都类此
00:15:43——说了这么多的方言
00:15:46——汉语方言的研究是源远流长的
00:15:49——历史悠久 大体说来
00:15:51——从扬雄的《方言》
00:15:53——到章炳麟的《新方言》
00:15:56——古代汉语方言学
00:15:59——历经了1900年左右
00:16:02——从五四运动到现在
00:16:05——现代汉语方言学
00:16:07——又历经了近70年的发展过程
00:16:13——先秦古籍中已有的方言著录
00:16:16——相传古代帝王为了体察民情风俗
00:16:21——博通天下名物
00:16:23——在每年秋后的农暇季节
00:16:27——派遣使臣乘坐轻便的车子
00:16:31——到各地去搜集方言异语
00:16:36——这大概就是东汉应劭
00:16:40——《风俗通义序》上所说
00:16:45——周秦常以岁八月
00:16:48——遣轩之使 采异代方言
00:16:52——还奏籍之 藏于秘室的情形
00:16:57——但这些都还不能说是方言的研究
00:17:02——随着时间的推移
00:17:07——汉语言文字从先秦发展至汉代
00:17:12——已经有了重大的变化
00:17:22——汉语言文字从先秦发展至汉代
00:17:25——已经有了重大的变化
00:17:28——人们阅读古籍已有许多困难
00:17:32——为了适应阅读
00:17:34——和研究古代典籍的需要
00:17:38——汉代便兴起了以诠释词语
00:17:42——为主要内容的训诂学
00:17:45——扬雄的《方言》是汉代训诂学
00:17:49——一部重要的工具书
00:17:53——也是中国第一部汉语方言
00:17:57——比较词汇集
00:18:00——它的问世表明
00:18:04——中国古代的汉语方言研究
00:18:07——已经由先前的萌芽状态
00:18:09——而渐渐地发展起来
00:18:12——《方言》被誉为中国方言学史上
00:18:16——第一部悬之日月而不刊的著作
00:18:21——在世界的方言学史上
00:18:23——也具有重要的地位
00:18:30——从汉末创制反切以后
内容介绍
  中国历来就有关于南方和北方的种种说法:南辕北辙、南征北战、南来北往、南下北上等等。这些说法,都不能颠倒或互换。比如南辕北辙就不能说成北辕南辙,南征北战就不能说成南战北征,同样,南腔北调也不能说成南调北腔。 奇怪!为什么南是腔而北是调呢?
讲师介绍

王晓丹

  王晓丹,女,毕业于河北工业大学工程管理专业,具有铁路工程实验员资格证书,具有清晰的逻辑思维及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。

中国方言的形成过程
  • 讲师姓名:王晓丹
  • 课程分类:传统文化
  • 课程数量:5节(19,18,18,18,20min)
  • 中图分类:H177 
  • 关 键 词:中国;方言;地方语言
  • 版权单位:铜陵市图书馆
  • 授课语言:中文
关于平台 | 资源介绍 | 功能说明 | 版权声明

Copyright©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.    京ICP备19049621号

访问数量:33042

版权所有:铜陵市图书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