视频字幕

00:00:06——桐城派也叫桐城古文派
00:00:09——他是清代文坛上最大的一个散文流派
00:00:15——桐城派他主要有三个特点就是文统的源远流长
00:00:21——文论的博大精深 著述的丰厚清正
00:00:27——因为桐城派他有这样三个显著的特点
00:00:31——所以他风靡全国 享誉海外
00:00:35——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他也有着显赫的历史地位
00:00:41——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座丰碑
00:00:46——桐城派他还是正扬地方传统文化
00:00:50——上升到国家层面的一个经典
00:00:54——也是地方文化的一个高峰
00:00:58——桐城派曾命名 期间经过了
00:01:07——桐城派从出现到正式命名期间经过了一百多年
00:01:15——也就是说他是先有桐城文章
00:01:19——然后才有桐城派这个说法
00:01:22——并不是一开始就叫桐城派 文化他讲认同
00:01:28——桐城派实际上是一群志同道合者
00:01:32——他们共同打造出来的
00:01:37——正式打出桐城派旗号的是清道光
00:01:41——咸丰年间的曾国藩
00:01:44——曾国藩在《欧阳生文集序》当中
00:01:48——他先称到了方苞 刘大櫆 姚鼐上为古文辞
00:01:54——然后他就说 历城周永年书昌为之语曰
00:02:00——天下文章其在桐城乎 由有是学者多归向桐城
00:02:06——号桐城派 那我们现在讲的桐城派这个旗号
00:02:12——实际上就是曾国藩在
00:02:15——《欧阳生文集序》当中第一次提出来的
00:02:20——《欧阳生文集序》他是曾国藩
00:02:24——在咸丰九年创作的
00:02:28——这个时候离方苞去世已经是一百一十年
00:02:34——也就是说桐城派他是在文派流行了
00:02:40——一百一十年以后才有这个文派的正式命名
00:02:45——曾国藩在《欧阳生文集序》当中
00:02:48——前半段是讲桐城派的传承 后半段才讲欧阳生
00:03:00——文章对桐城派百余年的发展
00:03:03——特别是对姚鼐以后发展的情况做了系统的论列
00:03:09——对姚鼐表示了特别的推崇
00:03:15——曾国藩在文章当中他强调了
00:03:20——姚鼐提出的义理 考据 辞章
00:03:23——三者不可偏废的理论
00:03:26——因为曾国藩他是一个举足轻重的政治家
00:03:31——曾国藩的观点非常有权威性
00:03:35——容易得到全社会的认可
00:03:38——所以曾国藩他对桐城派
00:03:42——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
00:03:48——曾国藩在写《欧阳生文集序》的时候
00:03:53——时间是咸丰九年这个时候曾国藩他在干什么呢
00:03:58——他正带领湘军主力围控安徽省城安庆
00:04:07——曾国藩的部下多隆阿 鲍超
00:04:11——正带领相关的湘军攻打桐城的县城
00:04:21——曾国藩对桐城的文章和桐城的人士都比较了解
00:04:28——他也看中了桐城文派的价值所在
00:04:32——从而以桐城这个地域的名字
00:04:36——为这个文派进行了命名
00:04:39——桐城派也从此声誉鹊起 文派以地域命名
00:04:49——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桐城派早期的作家
00:04:55——大多数都是江南安庆府的桐城人
00:05:02——像桐城派前期的代表人物戴名世 方苞
00:05:07——刘大櫆都是桐城人 但是桐城的这些作家
00:05:15——他从来没有自我命名一个文派
00:05:20——也没有以天下文章出桐城来自居
00:05:26——姚鼐在《刘海峰先生八十寿序》当中
00:05:31——引用了程晋芳 周永年的一句话
00:05:36——这个话实际上是用来夸赞方苞和刘大櫆的
00:05:43——这句话就是 昔有方侍郎 今有刘先生
00:05:48——天下文章 其出桐城乎
00:05:50——但是姚鼐他也没有讲我们这个桐城文章
00:05:56——就叫桐城派 所以在桐城派发展的早期
00:06:01——没有旗帜鲜明的提出和使用桐城派这个名字
00:06:08——在明清时期桐城他是文章家天下 冠盖满京华
00:06:15——就是文人多 当官的多
00:06:18——他是一个文化发达的地区
00:06:23——桐城派在清代的出现
00:06:25——有客观的文化积淀这个前提
00:06:30——桐城派他理论完善 创作鲜明 作家众多
00:06:36——作品丰富 称雄清代文坛二百多年
00:06:43——在国内外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
00:06:50——首先他是有必然性的 桐城派在发展的过程中
00:06:56——后来的一些作家就突破了地域的限制
00:07:00——并不都是桐城人 比方说像梅曾亮 管同
00:07:05——曾国藩 张裕钊 林纾等等这些桐城派的作家
00:07:11——但是桐城籍的作家仍然占了很大的比重
00:07:19——比方说方东树 戴钧衡 刘开 姚莹以及
00:07:25——方宗诚 吴汝纶 马其昶 姚永概兄弟等等
00:07:30——他这些人都是桐城人
00:07:32——这是一个地方文化实力的表现
00:07:38——桐城派从他的产生到衰落
00:07:41——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
00:07:45——这个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
00:07:49——在初创时期主要是清代的康熙 乾隆年间
00:07:54——代表人物有方苞 刘大櫆等等
00:08:00——在明代中叶以后 桐城这个地方学术兴起
00:08:05——就是能够做古文的人特别多 并且代有传人
00:08:15——像明末清初的方以智 钱澄之等等
00:08:20——他都是古文方面的高手
00:08:24——但是方以智他的学术成就更大
00:08:29——钱澄之在诗歌 史学方面成就也更大
00:08:34——所以像钱澄之 方以智这些人
00:08:39——关于古文方面的创作成就 就被外界给忽略了
00:08:46——这些人他实际上也开了一个桐城派的先河
00:08:51——戴名世是桐城派孕育过程中的继往开来者
00:08:57——他提出了言有物等一系列的见解
00:09:03——我们知道言有物这个观点后来就被方苞所接受
00:09:09——提出了义法的理论
00:09:13——所以戴名世他实际上是桐城派义法理论的先驱
00:09:23——然后这个桐城派他就进入了一个
00:09:26——兴盛和中兴时期
00:09:31——桐城派他产生于明清一代的这个时期
00:09:37——这也是中国主流文化变化的一个结果
00:09:41——与中国思想史的变化基本上是一致的
00:09:47——满清入主中原以后 出于巩固政权的需要
00:09:52——在意识形态领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
00:09:56——这一系列的措施简单的讲他就是胡萝卜加大棒
00:10:03——首先就是一个打压的手段
00:10:06——根据不完全的统计
00:10:08——在清朝的顺治 康熙 雍正 乾隆这四朝
00:10:15——一共发生了文字狱是一百六十余起
00:10:20——涉及到的文人是三千多人被处死的有两百多人
00:10:27——我们知道宋代他是不杀文士的
00:10:31——但是清代他是大开杀戒 这个很多汉族的文人
00:10:38——他是作为满清王朝征服汉人的一个标本
00:10:45——进入文字狱的 并不是说这些进入
00:10:49——文字狱的文人或者被杀的这些人
00:10:52——他自身有多么严重的罪行
00:10:55——或者是行为后果有多严重
00:11:01——满清统治者他就是想通过文字狱
00:11:05——极力消除社会上存在的反清复明意识
00:11:12——以及一些阶层对满清统治者的不合作的态度
00:11:17——也就是用这种恐怖使反抗情绪
00:11:22——不合作的现象受到压制
00:11:27——第二个他就是一个笼络的政策
00:11:31——清朝他从立国之初 就立即实行科举
00:11:38——我们知道清朝他是一六四四年入关的
00:11:42——他在一六四六年立即就
00:11:47——按照明朝的模式实行科举
00:11:52——这个元朝他是非常不一样的
00:11:54——那么元朝入主中原以后
00:11:58——他有将近四十年左右的时间
00:12:01——都没有实行宋朝那个模式的科举
00:12:05——所以他在政治策略上 清朝应该是超出了元朝
00:12:15——清朝用科举等等办法
00:12:18——他努力打通下层向上层上升的一个通道
00:12:26——就是让社会精英普遍的出来做官
00:12:35——这样他就达到了一个缓解社会矛盾的目的
00:12:40——因为这个单纯的打压他可以起到一时的效果
00:12:45——但长期的打压就会使这个社会成为一个高压锅
00:12:50——那么大到一定的程度肯定就会出现爆炸
00:12:56——所以笼络他是一个很好的办法
00:13:00——但是科举这条路毕竟是非常狭窄的
00:13:05——所以清朝统治者他给基层的文化精英
00:13:10——又给了另外一条很体面的出路
00:13:16——也就是给他一个很体面的身份
00:13:19——给他们一个很体面的职业
00:13:22——所以清代的像基层的文化精英
00:13:25——也就是以秀才为代表的这些有功名的人
00:13:31——就出来办私塾 或者到学校去进行教书
00:13:38——这是清朝笼络政策的一个具体的体现
00:13:42——因为笼络了基层和上层的社会精英
00:13:47——他整个社会他就会变得和谐和稳定
00:13:52——而到了清朝的后期
00:13:54——我们知道发生了太平天国运动
00:13:57——太平天国运动他的起因
00:13:59——实际上是非常简单和直接的
00:14:02——就是发动起义的洪秀全 他也是个基层的文人
00:14:12——他努力想成为一个秀才
00:14:15——古代考秀才他要考三个层次 首先就考县学
00:14:21——然后考府学 府学考完以后就到省里参加院试
00:14:26——洪秀全他应该是很有知识水平的一个人
00:14:31——他就是县试和府试都通过了
00:14:33——然后到省城参加院试
00:14:35——但是院试洪秀全他考了三次 三次都没有通过
00:14:41——这个时候洪秀全他就感到非常失望
00:14:45——后来就发生了一系列的事件
00:14:48——导致洪秀全发动起义
00:14:52——那么我们从这个例子当中就可以看出
00:14:56——科举制度对稳定社会他是起了很大作用的
00:15:04——桐城派的文学主张
00:15:07——他是暗合了清朝统治者的文化策略和文化政策
00:15:14——从而他这个文派就在官方的支持下
00:15:22——有了一个核心 并且为整个社会所接受
00:15:32——一六四四年清王朝入关以后
00:15:36——为巩固统治地位 他们尊崇儒家理论
00:15:43——因为方苞他是皇帝身边的一个人
00:15:47——对皇帝的思想动态是非常了解的
00:15:51——那么方苞领导的古文流派
00:15:56——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
00:16:00——所以我们讲桐城派他有三种
00:16:06——第一个就是方苞 方苞他学行继程朱之后
00:16:17——文章继韩欧之间 这什么意思呢
00:16:21——就是方苞他的思想观念
00:16:24——是继承了宋代的程朱理学
00:16:29——而他追求的文章是韩欧的风格
00:16:36——方苞他提出了义法的主张
00:16:41——后来方苞从《南山集》案解脱出来以后
00:16:45——方苞又将义法的理论做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备
00:16:53——那么什么是义法呢 义法他实际上是一种规范
00:16:58——是做文章的规范 他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
00:17:04——他是桐城派的核心理论 我们讲桐城派的理论
00:17:10——他从开始到终结他的理论有一些变化
00:17:16——但是义法他是桐城派的一个核心理论
00:17:23——义他讲的就是言有物 法他讲的就是言有术
00:17:33——也就是文道合一 以文载道
00:17:38——这种主张他符合官方倡导的一个主流文化价值
00:17:48——一七三三年方苞他编成了《古文约选》
00:17:53——义法理论这样就又有了新的范本
00:18:00——从这个时候开始 义法就在全社会受到重视
00:18:06——方苞从他年轻的时候开始
00:18:10——一直到他后来晚年辞官以后
00:18:14——一共授徒数十年 就是教书教了数十年时间
00:18:20——成为推动桐城古文运动的一个中心人物
00:18:28——刘大櫆他主要是在乾隆时期
00:18:31——他在继承方苞义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神气说
00:18:38——神气他就是要求文章要有生动的灵魂
00:18:44——鲜活的生命 要有文气 有神韵
00:18:51——这样的文章才是好文章
00:18:53——那么这样的文章也才会有读者
00:18:58——因为桐城派他主要是文艺性的散文
00:19:01——他需要强调文章生动的一面
00:19:05——他跟官方文字那是不一样的
00:19:11——桐城的弟子有很多
00:19:18——像姚鼐 王灼 这些人都是刘大櫆的弟子
00:19:24——但是刘大櫆的弟子他并不是在桐城这一个地方
00:19:29——而是主要集中在现在的江苏 浙江等地
00:19:38——像阳湖的陆补孙 武进的董士锡
00:19:45——山阴的王绍文等等 这些人都是刘大櫆的弟子
00:19:51——他学的是桐城派 但是这些人他又形成了一个
00:19:58——有自身特色的这么一个小的文派 叫作阳湖派
00:20:03——所以阳湖派他实际上是桐城派的一个别支
00:20:10——乾隆年间到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这个之前
00:20:16——桐城派他进入了一个兴盛时期
内容介绍
  枞阳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,是“桐城派”的起源地之一。桐城派,亦称“桐城古文派”,世通称“桐城派”,是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。它以其文统的源远流长,文论的博大精深,著述的丰厚清正,风靡全国,享誉海外,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赫地位,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座丰碑。该讲座详细介绍了桐城派枞阳一系的历史源流和学术成就。
讲师介绍

章宪法

  章宪法,枞阳县文联主席,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。现为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,安徽省散文家协会理事、安庆市作家协会理事。

枞阳桐城派(上)
  • 讲师姓名:章宪法
  • 课程分类:传统文化
  • 课程数量:7节(20,20,20,20,20,20,21min)
  • 中图分类:I206.2
  • 关 键 词:枞阳;桐城派;文学派别
  • 版权单位:铜陵市图书馆
  • 授课语言:中文
关于平台 | 资源介绍 | 功能说明 | 版权声明

Copyright©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.    京ICP备19049621号

访问数量:32825

版权所有:铜陵市图书馆